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部機關各有關司局、有關直屬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走質量興農之路,引導農業加快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我部決定將2018年確定為農業質量年。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推進質量興農的重大意義
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農業農村經濟的基礎條件和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運行機制和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生產者的要求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方式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政策導向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必須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在農林牧漁各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推進質量興農,并逐步貫徹到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農業質量年工作,推進質量興農,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需要,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舉措,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根本方向。
二、堅持以質量為導向,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開展農業質量年工作,推進質量興農,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質量為導向,全面提升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在工作推進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牢固樹立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競爭力的理念,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方式方法、政策投入、資源配置,加快構建質量興農的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推動農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統籌做好農業質量年總體設計和工作安排,依托市場手段調動各類要素資源,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提高社會參與度。
(三)堅持部省協作、上下聯動、合力推進。加強統籌指導,建立協作機制,支持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質量興農相關行動,形成推進質量興農工作的強大合力,打造總體布局、多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工作態勢。
(四)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實際,突出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注重典型引路和分類施策,構建產業質量提升長效機制,確保農業質量年工作取得實效。
三、扎扎實實落實農業質量年各項行動
(一)生產標準化推進行動。新制修訂農藥殘留限量標準
1000項、獸藥殘留限量標準100項、其他行業標準200項,增加制定農產品品質標準。加強標準的宣傳推廣和使用指導,推進規模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鼓勵建設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建設100個果菜茶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新創建一批現代化示范牧場,在100個畜禽養殖場組織開展獸用抗菌藥減量使用示范創建,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深入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新創建水產健康養殖場500個以上,開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試點。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行動。調整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
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計劃,增加農藥和獸藥抗生素等監測參數至122項,擴大監測范圍,覆蓋全國150個大中城市基地和市場的5大類產品110個品種,針對一些品種的突出隱患開展專項監測。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啟動實施農產品品質評價計劃,促進質量安全和品質營養水平同步提升。加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廣應用,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項目安排、農產品品牌評定等掛鉤,率先將綠色、有機、品牌農產品納入追溯管理,選擇10個省份開展追溯示范試點。強化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的條件、手段和業務能力。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行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生豬屠宰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制修訂。深入開展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瘦肉精”、私屠濫宰、水產品“三魚兩藥”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農獸藥追溯體系建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檔案,實施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微信微博新媒體宣傳平臺,開展“質量安全萬里行”活動。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行動。發揮第一批107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作用,舉辦產銷對接活動,推動線上線下市場設立安全縣優質農產品專區,擴大市場影響力。開展第二批215個安全縣(市)創建試點單位核查驗收,合格的予以命名,推動安全縣農產品全面實現可追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以?。ㄊ校閱挝徽ㄖ苿摻???偨Y安全縣創建模式,強化示范推廣。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率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質量興農模式。發揮墾區和大中型農場引領作用,建設農墾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
(五)產地環境凈化行動。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使用,在
100個果菜茶生產大縣大市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在150個縣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支持200個生豬、奶牛、肉牛養殖大縣整建制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在東北、華北地區150個縣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在西北、西南地區100個縣開展農膜回收試點。加強耕地土壤與農產品協同監測,開展耕地土壤環境類別劃分和重金屬污染區耕地修復試點。加強資源保護,全國深松深耕整地面積達到1.5億畝以上,選擇一批重點縣開展黑土地保護整建制推進試點。
(六)農業品牌提升行動。發布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指導意
見,指導各地有序開展農業品牌建設。建立國家級農業品牌目錄,
指導各地建立省級、市級目錄。制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簡稱特優區)管理辦法,推動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特色區域公用品牌,啟動第二批特優區認定工作。加強農業品牌培育,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登記保護15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遴選推介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開展綠色食品系列公益宣傳活動,推進綠色食品進超市、進社區、進學校。加強對區域公用品牌的考核、管理和保護,指導各地制定品牌培育塑造、宣傳推介、監管保護等辦法。舉辦十大農產品出口促銷系列活動,提高我國出口農產品品牌影響力。
(七)質量興農科技支撐行動。印發《農業綠色發展技術體系規劃(2018—2030年)》。強化質量興農技術創新,推廣一批提質量、保安全的生產技術。深化玉米、水稻、小麥、大豆良種聯合攻關,加快綠色優質品種更新換代。在10省區啟動特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發掘優質特色種質資源,選育一批優異性狀的綠色優質新品種。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再創建100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八)生產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行動。啟動家庭農場精準管理服務試點示范,培育一批規模適度、經營穩定、效益明顯的高質量家庭農場。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研究將落實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制度作為評定標準,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等開展專題培訓。開展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運行監測,培育一批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全年培訓包括小農戶種養能手在內的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全面推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實現覆蓋優質用戶10萬人以上。
四、強化農業質量年工作推進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農業質量年工作,把推動質量興農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明確目標任務、推進路徑、責任分工,加大項目、資金、資源整合力度,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確保各項行動有條不紊推進、取得實效。
(二)加強頂層設計。農業部將組織編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
加快謀劃質量興農支持政策。部內各相關司局要細化實化各項行動安排,明確具體舉措和時間進度。各地要按照農業質量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制定相應實施方案或意見,精心組織農業質量年各項行動。
(三)加強培訓指導。各地各單位要圍繞質量興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開展專題培訓,強化經驗交流,推進協同合作,指導基層及時破解難題;要加大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和模式推廣,強化技術培訓,開展技術交流,提高綠色技術應用水平。
(四)加強宣傳推介。各地各單位要積極利用各類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宣傳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宣傳農業質量年各項行動。要創新宣傳方式,采取互動、對接等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加深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了解;要深入開展調研,總結質量興農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報送簡報信息。
(五)加強評價考核。各地要加強質量興農指標體系、考核體系研究,推動地方將質量興農關鍵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內容,加強考核結果的反饋,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調查,加大督導整改力度,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