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平
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這展現了我們黨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承前啟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以下新特點。
改革的主要理論依據發生新變化。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對社會主要矛盾的這一表述,沿用了30多年,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理論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表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必然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這個新表述表明,隨著人民需要層次不斷拓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持續上升,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機制等將發生變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已成為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新時代改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方面,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改革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難得歷史機遇。另一方面,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還需要解決突出問題、應對重大挑戰。例如,改革進入深水區,既要大力破除妨礙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各種桎梏,又要下大力氣補齊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短板。再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出現了諸如移動平臺、數字平臺等許多新事物、新現象,對改革提出新要求。又如,改革的國際環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有可能不期而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改革提供強大理論武器。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新變化,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新時代改革雖然“雄關漫道真如鐵”,但幸運的是,從它“邁步從頭越”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強指導,為將改革進行到底提供了理論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但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狀況仍然是社會的基本矛盾。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然伴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過程。在這個全過程或長或短的若干時段上,雖然改革的總目標是一致的,但改革任務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應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在不同時段的新任務。
明確從現在起到205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階段性任務。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未來30多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對這個長過程的改革任務作出明確部署: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階段性任務,就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要“往哪兒去”,從而滿懷信心將改革進行到底。
明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論述“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時強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這是從制度建設角度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完成的改革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都作出了明確部署,提出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今后幾年,改革任務之重大、之迫切可想而知,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17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的改革任務信息可以用深、細、實三個字概括:所謂深,就是深化,要攻難關、啃“硬骨頭”;所謂細,就是不停留在一般的號召,而是把改革任務細化、具體化;所謂實,就是實在、務實,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只有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才能在貫徹落實各項改革舉措中體現深、細、實的特點,不打折扣地將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習近平同志就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其中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不忘初心,一以貫之。習近平同志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做到一以貫之,一要樹立歷史的觀點。把新時代改革進行到底,需要認真回顧和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改革新經驗,更加深刻地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的內在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責任。二要增強大局觀念。只有正確把握改革大局,從全局高度謀劃和推進改革,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才能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三要不忘初心。習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我們要牢記初心,以革命精神推進改革,讓國家更加富強、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將新時代改革進行到底,就要按照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全社會要行動起來,盡銳出戰,精準施策,不斷奪取新勝利。”盡銳出戰,就要真刀真槍推進改革,狠抓工作落實;就要守土有責、主動出擊甚至貼身緊逼,使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就要充分發動群眾為改革獻計獻策,形成改革合力。改革要達到預期目標,精準施策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改革施策的精準性,強調改革要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而要做到精準施策,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把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搞清搞透,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們將會面對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橫亙在前進路上的,是一座又一座高山、一條又一條大河。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就必須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時代推進改革的征程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要把準方向、敢于擔當。要有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對認準的事一抓到底,有責任不推脫,有風險勇承擔。二要奮發進取、埋頭苦干。不僅要當好改革促進派,還要當好改革實干家。三要再接再厲、久久為功。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就可滴水穿石,奪取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勝利。
據人民日報(作者為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福建師范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