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報美編 張維麟 畫
鮮魔芋每公斤從3元左右上漲至6元左右,農民種植熱情也隨之高漲;民間資本開始接踵而至,新老企業或建廠、建基地、賣種子,紛紛撲了進來……從去年開始,一股“魔旋風”就這樣刮了起來。
話題
“世界的魔芋在中國,中國的魔芋在云南”,我省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及豐富的資源,有著發展魔芋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被譽為“東方魔力”的魔芋,正在顯示它的“魔力”。那么,我省的魔芋小產業能否在風口之下發展壯大呢?
產業現狀 云嶺上空升起“魔旋風”
被業界冠以“女魔頭”之稱的王玲,對突然多起來的電話感到意外。這些電話中,有農民打來的,也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打來的,不同的電話卻有相同的訴求:要種魔芋。
作為中國園藝學會魔芋協會副會長、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的王玲,從事魔芋種植研究已經20多年,就連她的微信名也是“小魔芋”。不久前,她主持的“魔芋新品種選育及良種高效繁育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了2017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據王玲分析,一路上漲的魔芋行情,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深加工開發的魔芋即食食品頗受市場歡迎;二是一種來自東南亞名為“黃魔芋”的珠芽魔芋在我省規模化試種取得成功帶來極大的示范效應。正是因為在魔芋產業鏈上的“后端”和“前端”的合力下,云嶺大地才升騰起這股“魔旋風”。
產業“痛點” 廣種薄收難成氣候
科學證明,魔芋是唯一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作物,是人體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素中的優品,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作為健康有益的堿性食品,近年來魔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
“世界的魔芋在中國,中國的魔芋在云南”,我省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及豐富的資源,有著發展魔芋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早在上世紀90年代,省政府就把魔芋產業的開發與利用列入18項生物資源開發產業,投入了一定的資金與科研技術力量進行研發。如今,我省的魔芋產業無論在科研水平、種植業及加工業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成為了當今中國魔芋產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區域。
雖然,我省魔芋資源占全國52%以上,種植面積占全國的30%,均位列全國第一,但與蔬菜、中藥材、茶葉等其他我省農業優勢產業相比,僅60萬畝的種植面積,讓發展了30年的魔芋產業依然是“小產業”。
據云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張東華介紹,這是因為魔芋種植周期長、繁殖系數低、病害嚴重,屬典型的低產作物,是名副其實的廣種薄收農產品。“特別是被稱為魔芋‘癌癥’的軟腐病、白絹病,是全球目前尚未攻克的難題。”
“魔芋是對環境極為挑剔的作物,不但對溫度、濕度、光照等有嚴格要求,而且對土壤也有要求,凡種過魔芋的地塊,一般3年必須輪作,否則就會面臨病害帶來的絕收。”王玲說,20多年來,她親歷了魔芋種植的風風雨雨,產業發展的大起大落,曾有不少企業在大理、昆明等地引種魔芋,但由于整體科研儲備薄弱,對魔芋的種性及種植風險沒有做好評估,收獲時幾乎都是全軍覆沒。
然而,就在產業發展瓶頸似乎再難突破的時候,來自東南亞熱區品種“黃魔芋”的引種成功,又讓業界看到了產業發展的希望。
張東華20年來一直致力于對東南亞珠芽魔芋的引種、培育和篩選。他介紹,全球有160余個魔芋品種,但優勢種質資源其實不在中國,而在東南亞的印尼及泰緬邊境一帶。因品種多樣、高抗特性、高繁殖系數、高粘度及高產優勢,來自東南亞熱區的珠芽魔芋,目前已成為多個國家市場上搶手的香餑餑了。
“黃魔”入滇 熱區林下套種初試見效
目前,我省珠芽魔芋在品種篩選、培育、規模育種及專有加工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一整套核心技術,現已處于國內外前沿水平。這些技術突破了花魔芋低繁殖系數的難題,可將魔芋繁殖系數提高約100倍,并可縮短魔芋種植周期1~2年,使種植戶在產量及生產用種源方面帶來極大便利,“防色變技術”更是在珠芽魔芋研發領域占據了加工領域的技術制高點。
2017年7月,中國魔芋協會理事會100多名代表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參觀了景洪旺達魔芋種植合作社與西雙版納州農科所、云南老磨坊魔芋種植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等相關科研部門為技術依托建立的500畝珠芽黃魔芋良種繁育基地及1000畝橡膠林下種植的黃魔芋示范基地,對珠芽類魔芋的開發利用有了新的認識。
2017年10月,昆明冠江新興產業集團旗下云南紅河瀚鈺百林農業科技公司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銅廠鄉政府,簽署框架協議,從2018年起,雙方將在銅廠鄉發展黃魔芋種植基地,初期擬種植1000畝,以后將逐步擴大種植面積至1萬畝,并以此為示范,向金平全縣推廣,打造中國最大的珠芽魔芋種植縣,以產業發展促進當地的扶貧攻堅工作。
為確保項目實施,雙方實施保證金制度,由企業向政府預交收購保證金100萬元,建立共管賬戶,打消農業種植項目中“有人種無人收”的顧慮。初步測算,黃魔芋產量最低2~3噸/畝,按3元/公斤保護價計算,收入可達6000~9000元/畝,利潤4000~7000元/畝,當年可為當地帶來約600萬元的經濟收入。
冠江集團的底氣,一方面來自于市場對魔芋保健功能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對黃魔芋這一引進品種的信心。
“與傳統種植的白魔芋和花魔芋不同,選種的黃魔芋(彌勒魔芋)是從16個珠芽魔芋混雜品種中選育出的一個高價值栽培種,特別適合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生長,且高產、高抗。”張東華介紹,因種植小眾,魔芋是典型的賣方市場,今年的魔芋精粉已達每噸9萬元左右,魔芋膠更是高達每噸15萬元左右。“在緬甸,種一畝魔芋等于種十畝木薯的收益。如果在我省南部熱區種植,當年種植,當年就能收獲。”
王玲認為,從全國來看,僅有海南、廣西和云南3省適合于種植黃魔芋,當下只有我省引種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此,抓住機遇發展魔芋產業,不但對我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為我省發展大健康產業增添一抹亮色。
專家建議 “良種+良境”才能穩發展
據了解,魔芋不但能食用,其獨有的葡甘聚糖又是一種植物膠,且與其他天然膠如黃原膠、瓜爾豆膠、刺槐豆膠等相比,其粘度更高,能廣泛運用在食品、化妝品、工業品中。目前,全球魔芋膠年產量約為5萬噸,而中國、日本兩國各占市場份額的50%和30%,在世界魔芋生產國中分別排第一位和第二位。
“云南大部分企業都是把魔芋做成精粉賣出去,而我們卻著眼于魔芋的深加工。”據昆明冠江新興產業集團負責人介紹,公司從2015年就開始布局農業產業,目前已在西雙版納、紅河規模種植,其與云南西草集團合作開發的以魔芋為原料的健康食品——“魔吸”系列代食產品現已上市銷售。
“30余年來,國內雖一直在大力發展魔芋種植業,但總量增長卻并不明顯,加工企業長期處于原料短缺的尷尬境地。”王玲表示,近年來,陜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都出臺了針對魔芋產業的扶持政策,并投入資金“加足馬力”搞科研,但上述省份都沒有云南得天獨厚的熱區優勢和珠芽魔芋的成功引種,產業更新換代并不容易。而我省有豐富的魔芋資源、廣闊的種植區域,發展魔芋產業可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之一。
“但是,必須選擇好的魔芋種和適宜魔芋生長的好環境,才能讓產業穩步發展。”王玲說道。
據云南日報 李莎